4月17日,2025年首期“农博讲堂”在馆52号楼107多功能厅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冯时教授以《中华文明知识与思想的传承》为题作专题讲座。全馆各部门干部职工、博物馆志愿者及社会观众近两百名到场聆听。
冯时教授提出中国传统文明具有以道德为立人之本、知识为立身之本、礼仪为治世之本的鲜明特色,引证大量文献及考古资料,揭示了汉字作为重要的知识和思想载体对早期中华文明体系构建的核心作用。冯教授认为,历史的经验为我们如何面向未来指明方向,这是中华文明研究的真正价值,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出去。讲座现场,冯教授与广大观众深入互动,细致解答观众提问,专业见解引起广泛共鸣。许多观众表示,“农博讲堂”专业性强,给自己带来了特别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何斌表示,面向社会开放“农博讲堂”是我馆响应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推进中华农耕文明传承弘扬,展示“三农”发展成就的重要实践。“农博讲堂”是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2015年推出的特色品牌学术活动,至今已举办30余期,今年起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选题深度广度,提高讲堂的举办频次,邀请更多知名专家学者走入农博授课,并推出讲座精华短视频合集,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传播模式,将“农博讲堂”打造成为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感悟农耕文明。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