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北京171中学举办

打印
字号:
2016.12.14

  为开展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工作,使学生们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12月9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的“传承民俗文化 体验非遗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在北京171中学拉开帷幕,这也标志着中国农业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出席了活动并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专业博物馆,也是国家文物局评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工作。近年来,我馆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把展示展览、知识讲座、互动展演等形式有效嫁接和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天,我们组织的“传承民俗文化,体验非遗经典”主题活动,精选了21个具有观赏性、易操作性的代表性项目,邀请了相关非遗传承人为同学们进行技艺表演,并和同学们进行近距离交流互动,让大家有机会亲自动手体验“非遗”魅力。我们希望此次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同学们从中获得快乐,而且能在校园中营造一个人人关注“非遗”,学习“非遗”,热爱“非遗”的浓厚氛围,从而强化同学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增强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非遗”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成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唐志强为师生们讲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唐志强结合“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与传播、天象与物候、农时与农事、民俗与节庆、文化与艺术、民谚与农谚等方面的知识,为师生们上了精彩而生动的一课。课后还播放了我国申报“二十四节气”过程的短片。

  21位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向学生们展演了各种非遗经典技艺,也亲手体验了“金石传拓”、“面塑”、“剪纸”、“茶艺”、“陶艺”等非遗技艺,学生们从一件件小小的面塑、颜色各异的扎花、不起眼布贴彩画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中国农业博物馆还向校领导捐赠了《耕耘—中国农业博物馆课程学习绘本》、《追寻农耕足迹 感受华夏文明—中国农业博物馆校外实践活动课程》、《中华农耕文化》等科普书籍。

全校7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社教部 外联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