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淮南举行

打印
字号:
2017.04.01

  2017年3月28-30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淮南子·天文训》诞生地——安徽省淮南市举行。王秀忠馆长出席并作了讲话,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长汤传信,安徽省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姚辉,文化部非遗司保护处处长宋伟等同志出席了学术研讨会。苑荣副馆长主持了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天文台北京古天文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等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来自浙江、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区文化厅非遗处及10个“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社区负责同志,以及安徽省文化厅和淮南市各界代表,部分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王秀忠馆长在讲话中强调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重大意义、简要总结我馆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后,对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与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馆作为牵头单位,在调查、普查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更加全面、更加完备的传承保护规划,让“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更加系统化。第二要强化研究创新。我馆要联合相关方面组织成立中华“二十四节气”研究会,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春,从而实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化。第三要优化组织协调。我馆牵头、联合相关的社区、群众成立“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保护协调机构,通过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相关社区、群众“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保护中的问题,加快推进传承与保护工作。同时,为做好“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保护的组织协调工作,探讨推进全国“二十四节气”产业联盟的组建工作,从而促进全国范围内“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开发、应用工作,加强“二十四节气”传承与保护的组织化。第四要完善基地建设。我馆要设立全国“二十四节气”博物馆,作为全国“二十四节气”的展示、博览、体验综合性基地;同时,在全国的一些重点地区设立“二十四节气”的单项基地,促进“二十四节气”的本地化。第五要强化宣传交流。深入宣传“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让“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成为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在加强国内“二十四节气”展示交流的同时,做好国际展示交流工作。我馆要牵头做好“二十四节气”国际展示交流工作,促进“二十四节气”的国际化。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浙江、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五省区文化厅非遗处、非遗中心和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社区的负责人先后发言,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并就“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工作交流经验、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阐释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释义及文化意义,阐明了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及传承传播路径,廓清了其文化内涵和外延,研究了履行公约的五年保护期工作规划,部署了2017年的工作,落实了本年度开展的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编撰《“二十四节气”节庆习俗》丛书等重要活动,达成了联合建立“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数据库和“二十四节气”巡展项目及宣传普及资源库的共识。

  我馆研究部具体负责本次研讨会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外联部、研究部、陈列部的部分同志参加了会议。

                                                                                                                                                                                                                                         研究部

二〇一七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