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斌书记主持召开“中国古农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开题预备会
2022.03.27
2022年3月10日,隋斌书记主持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农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预备会,介绍项目总体框架,通报近期研究进展,商议下步工作安排。为有效防控疫情,会议采用视频网络形式召开。陈军副馆长,老专家曹幸穗、肖克之,古农书项目办公室、在京子课题负责人以及部分课题骨干成员共计18人...
中国农业博物馆再获“北京市科普基地”称号
2022.03.27
近日,中国农业博物馆被授予2022—2024年“北京市科普基地”,这是我馆继入选首批“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之后获得的又一项荣誉。北京市科普基地,是北京市科协为推动北京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科普基地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而命名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示范性场所,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 2022年第4期
2022.03.20
今日23时33分迎来今年的春分节气。我国先民将太阳在黄经0°—15°的时段确定为春分节气。春分,意味着昼夜等长,谚语云“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中国农业博物馆“春分”节气参观门票即将推出
2022.03.18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中国农业博物馆“春分节气参观门票”即将在3月20日春分节气当天正式推出。参观门票主体图案采用全国农业展览馆一号馆主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被誉为“中西合璧”建筑思想在实践中应用的典范。一号馆建筑图案前印有玄鸟自南方归来,海棠、紫荆等繁花...
新浪知名科普博主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
2022.03.11
三月的北京,风和日丽,草木初萌。3月5日,在二十四节气惊蛰节气当天,中国农业博物馆和新浪“微博公开课”联合开展“北京必打卡的宝藏博物馆”主题活动,组织10名知名科普博主和孩子们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学习。来馆的科普博主均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大V”,科普作品方向涉及历史、植物、土壤、美食、摄影及插画...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鲜明标识
2022.03.0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实践,体现着顺天应时的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立春日盛大开幕,以二十四节气开篇,从“雨水”一路前行、迎来“立春”,彰显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心。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立春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象征,具有特...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2022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目录发布
2022.02.23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设置2022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